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Clio

你的物品是資產還是負債?Are your stuff assets or liabilities?

喜歡買買買的人或許都聽過以下這一句說話:

「錢不是真的花掉了,只是換成你喜歡的方式陪在你身邊。」


可是,有時候你的物品不一定是一個你喜歡的存在,它們只是因為你的執念而留下來陪你。


不妨以投資眼光來檢視你的物品,思考究竟它們對你來說是資產還是負債。


① 物品對你的價值


☺︎︎ 使用價值(你會用得到,亦經常用到)

☺︎︎ 投資價值(物品會升值,為你帶來利益)

☺︎︎ 紀念價值(物品對你的成長和人生有重大意義,亦沒有其他代替品)

☺︎︎ 觀賞價值(有些物品不能被使用,但觀賞時會令你賞心悅目)


如果物品為你帶來以上的價值,那麼物品便是你的重要資產。


② 面對物品時,你的心理狀況


臨床心理學家鄒凱詩指出,人們面對雜物時會出現心理壓力和負面情緒,當中包括以下問題來源:


☹︎ 視覺雜亂

☹︎ 發出氣味

☹︎ 因物品過多而分心

☹︎ 因沒有收拾好物品而內疚

☹︎ 因沒有位置放置感到沮喪


如果家中雜物過多令你有以上煩惱,那麼這些令你產生負面情緒的物品便是你的「負債」——你一直為它們繳付精力和正面情緒,亦犧牲了那些對你的有價值的物品的儲存空間。


比起物品的客觀價值,我們更應覺察這些物品對我們自身的價值。


「開始檢視物品,去除家中的負債物品,為它們找一個更好的家吧。」

18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大掃除是一次大好機會,檢視一下家居物品會否太多,令自己的生活造成負擔。對日常生活不造成負擔的數量,大家可參考以下三點準則: ✔︎ 可管控數量(不會有被遺忘的物品) ✔︎ 空間決定量(物品不多於所屬空間) ✔︎ 可消耗數量(過期或變質前消耗完,不過度囤積) 如果能做到以上三點,此時,你不再找不到你想要的東西;不會煩惱過多的衣物往哪裏塞;不再躊躇着如何處理流膿電池、過期化妝品和變質食品⋯⋯你已經為生活

bottom of pag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