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op of page
  • 作家相片Clio

無痛搬屋


在人生的歷程中,如果遇上4D變故,物品需要深度重整,4個D分別是:

𒊹︎ Death(親人離世時處理遺物)

𒊹︎ Divorce(伴侶離異時重新分配物品)

𒊹︎ Displacement(搬家、重新組織家庭)

𒊹︎ Disaster(天災人禍後重建家園)

即使這些時刻尚未到來,我們亦可以為此先作準備。例如近來的喬遷個案,如果客戶可以事先規劃以下幾點,定必令搬屋流程更加順暢。

① 記錄消耗品用量


開始記錄家中消耗品的用量,例如不同的家居清潔用品、消毒用品、個人洗盥用品、零食、乾糧、醬料和其他消耗品庫存。


在搬家前六個月再檢視一下,再調整購買量,在搬家時就不需帶走多餘的消耗品,增加搬運負擔。

② 重新檢視物品對自己的價值


搬屋是一個絕佳的時機重新檢視物品對自己的價值。若是大屋搬細屋,更應優先減少雜物(依4T順序由易入難),再不夠空間的話才再考慮迷你倉。


有時候,搬屋是因為家庭結構重整,例如搬離原生家庭跟伴侶共居、家中小朋友長大,需要更大的居住環境等。


這時候,所需要的物品優先次序亦會重新洗牌,你就可以衡量一下,再淘汰低價值的物品,賣贈捐回收。

③ 打包時箱外標籤註明新居擺放位置及物品種類

如果你已經做好以上兩點,重新篩選帶去新居的物品,而新居裝橫和收納配置亦有定案,便可以立刻規劃新居空間和打包。重新上架時亦會快捷很多。

④ It’s Packing Party Time!


提早一個月打包,並只留下在舊居生活最後一個月的必需品。你會發現很多物品你以為有用,實際上不會用到。

臨搬家前才把這一個月的必需品打包;搬家後,先拆箱必需品,便可立即在新居梳洗生活。其他物品箱子再拆亦不遲。


如果,搬家後過了一段時間仍未拆某些箱子,甚至忘記裡面有什麼,可以問一問自己「它對我而言還重要嗎?它有必須留下的價值嗎?贈給有需要的人,會不會更好發揮它的功用?」

最後祝大家無痛搬屋ᕕ( ᐛ )ᕗ

62 次查看0 則留言

最新文章

查看全部

大掃除是一次大好機會,檢視一下家居物品會否太多,令自己的生活造成負擔。對日常生活不造成負擔的數量,大家可參考以下三點準則: ✔︎ 可管控數量(不會有被遺忘的物品) ✔︎ 空間決定量(物品不多於所屬空間) ✔︎ 可消耗數量(過期或變質前消耗完,不過度囤積) 如果能做到以上三點,此時,你不再找不到你想要的東西;不會煩惱過多的衣物往哪裏塞;不再躊躇着如何處理流膿電池、過期化妝品和變質食品⋯⋯你已經為生活

bottom of page